【生態環境部:抓緊推動出臺“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各領域專項規劃及其配套方案】
9月18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2021年8月份生態環境重點工作進展分析報告》、《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成效評估標準(試行)》。會議強調,生態環境部系統要強化頂層設計落地實施,積極推動《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印發實施,抓緊推動出臺“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各領域專項規劃及其配套方案,加快推進生態環境部牽頭的各項中央改革任務。(e公司)
【綠色金融推設新賽道 碳減排政策支持工具引關注】
從政策角度看,為支撐推進綠色金融發展,《中國銀行業綠色金融發展報告》提出,應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環境響應、補償和負債責任制度》;完善銀行機構以碳排放為代表的環境權益產品創新機制等建議。另外,有銀行人士表示,碳減排政策支持工具是機構最大關注點,目前央行正在推動落定。(貝果財經)?
【大型金融科技公司“贏者通吃”或引發市場壟斷 易綱強調堅持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
在肯定了金融科技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的同時,易綱同時對金融科技對傳統金融機構帶來的沖擊以及監管提出了擔憂與解決方案。
【央行將設定境內銀行境外貸款余額上限 27家銀行將受到統一管理】
為進一步支持和規范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境外貸款業務,9月18日,人民銀行、外匯局共同起草了《關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外貸款業務有關事宜的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定》),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稅務總局加強文娛從業人員稅收管理 限年底前自查自糾補稅!第二波明星補稅潮來了】
時隔三年,稅務總局再度強化文娛行業稅收征管,打擊明星、網紅偷逃稅行為,專家普遍認為18年超百億元補稅潮后,今年底前將迎第二波補稅潮。(第一財經)
【“金九銀十”無車可賣 優惠縮水、加價提車 車市供需嚴重失衡】
由于汽車芯片短缺,中國汽車產銷量自5月以來已經連續4個月下滑,市場進入“供給決定需求”的特殊時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的汽車增加值-9%,處于近期低位,8月汽車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中汽協數據顯示,9月前兩周乘用車零售總體同比下降9%。
【港版“投資盲盒”游戲來了!監管要求更嚴 謝絕散戶 并購標的看齊IPO!】
近日,港交所發出咨詢文件,對推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機制征詢市場意見。從咨詢文件來看,港交所致力于維持高質素市場聲譽,對SPAC上市申請人以及并購標的收緊監管,以確保SPAC發起人具備豐富的經驗及良好的聲譽,并且以優質SPAC并購為目標。(券商中國)
【我國民用運輸機場覆蓋92%以上的地級市】
民用運輸機場是民航業發展的基礎,近年來得到高速發展。民航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境內頒證運輸機場達到241個,比2012年新增58個,民用運輸機場覆蓋92%以上的地級市,航空服務覆蓋全國88%的人口和93%的經濟總量。(新華網)
【近20個省市投放約十億元消費券 抓住“雙節”力促消費回補】
今年中秋小長假期間,近20個省、市、區(縣)宣布發放消費券,總金額約10億元。總體來看,消費券仍然更多投向零售、餐飲、旅游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也有一些今年受到疫情影響的城市會“因城施策”,補貼當地影響較大的重點行業。(21世紀經濟報道)
【10601.76億元!險資ESG產品規模再創新高 銀保監會抓緊研究制定險資ESG投資指引】
截至2021年8月底,保險資金實體投資項目中涉及綠色產業的債權投資計劃登記(注冊)規模達10601.76億元,直接投向的重點領域包括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保險資金以股權投資計劃形式進行綠色投資的登記(注冊)規模為114億元。(中國證券報)
【韓國社區推出“生孩子免租金”政策:生兩個孩子最高可免10年房租】
據央視網快看9月20日晚間報道,面對日益嚴峻的低生育率問題,韓國不少地方政府推出“生孩子免租金”政策。在忠清南道峨山市,一正在建設中的社區推出優惠政策—業主生一個孩子可減免公寓月租金的50%,生兩個孩子就可以完全免除月租,最長租期可達10年。(每日經濟新聞)
【全面開戰!“硬剛”特斯拉 貝索斯的電動車公司將上市 估值5100億!】
世界首富、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即將與特斯拉CEO馬斯克在電動汽車領域展開正面較量。近日有消息稱,亞馬遜投資的電動汽車企業Rivian計劃在第四季度上市,并希望通過此次IPO融資至多80億美元,估值或接近8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157億元)。
【全球多國深陷“鋼鐵荒”!國內“能耗雙控”帶動限產落地 鋼材漲價來襲】
據央視財經,國際市場上,鋼鐵價格大幅上漲,受疫情影響,國際鋼鐵供應與需求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國際鋼價一路上揚,并在今年七月達到高點,隨后有所緩和。(21世紀經濟報道)